跟俞菱逛马路
出品
俞菱榜50课题组
策劃
每周二
头版
三年前的深秋我在巴黎花神咖啡馆。花神咖啡馆有灵魂,传说就很美。巴黎有了花神咖啡馆,任选一杯咖啡,都有了存在主义的意思。今天,上海成为全球咖啡馆最多的城市。一家咖啡店的意义是什么?多年前,安福路马里昂巴咖啡馆店主对我说:唯一的意义就是,永远存在下去。只愿多年后,上海也会出现百年咖啡馆。这是上海女人的咖啡地图。我爱咖啡馆,好像自己第二个家,每天至少要一杯回魂。而特别嗲的那杯,未必是本身的口感,我想那或许是从咖啡身上弹回来的美味吧。逛马路总会遇见喜欢的咖啡馆,把我会反复去的50家推荐给你。收藏起来慢慢喝,让好咖啡店,永远存在下去。冬天来了,进咖啡馆让心灵暖和一下……1莫干山路的BROWNIE喝一杯,放慢生命奔跑的节奏隐匿在艺术空间里的咖啡馆,很多年来,这里是我闲逛M50的秘密基地,私藏了很久。旧厂房改造的画廊,几乎每个月都有新主题,并且免费观展。用木头架起的双层咖啡空间,二楼窗口望出去,是整面墙的涂鸦,还有很上海气息的老房子瓦片屋顶。从最初的undefine,到如今的brownie,这里咖啡一直很香,让人愿意反复前往。坐下来,喝一杯,放慢生命奔跑的节奏。店址:上海市莫干山路50号6号楼室BROWNIEProject2老沪太路的NANA咖啡店开在菜场很正常好像穿越到年代,绕过小菜场,楼上舞厅还在“哐哐”作响,阿姨爷叔手拉手扭着伦巴……小巷深处,一爿门头漆成鲜绿色的咖啡店。我推门而入,眼面前是挂满旧海报的墙,复古爆炸头的NANA站在张国荣和披头士间,笃定而缓慢地手冲着咖啡。墙面黑板上,粉笔手写着:美式/浓缩15元,拿铁/澳白18元。价格比起网红马路上的咖啡店,让人感觉轻松。90后女孩NANA,有过咖啡师从业经历,两年前开了这家店。好地段房租太贵,当时也没有更多钱,这里租金便宜。重点是,曾在墨尔本当过咖啡师的NANA,认为在那里咖啡店开在菜场很正常。好咖啡就是日常,与菜场里每天需要的食物一样平常。平价的咖啡,却还有几支不同豆子可选择,全是NANA自己手工烘培。建议用哥伦比亚来做美式,墨西哥配奶咖。我喜欢拿铁加点肉桂,在弄堂风菜场边,与冬天温暖相逢。店址:上海市老沪太路-2号NANACOFFEE3瑞金一路的石藤咖啡你要酱油的还是咖喱的?“你要酱油的还是咖喱的?”这样的对话,不是在拉面店,而是在咖啡店。喜欢酱油冰淇淋的我,见怪不怪,必须要点一杯酱油的。酒桶发酵的豆子,搭配日式带甜的酱油。轻嗦一口,半甜半咸的咖啡很上头,一点点鲜咸的滋味,回甘中透着类似麦芽糖的甜香,夹杂着微微的酒香,很奇妙的味道。店址:上海市瑞金一路号石藤咖啡4陕西南路的BlueCollared纯手工制做的南瓜拿铁很容易错过,就是上图那一扇小小的门,需要小心翼翼躬身入店。一家纯手工制做的小咖啡馆,在咖啡中融入蔬菜和水果,没有糖浆,没有添加剂,一杯原汁原味的新鲜咖啡。我点了南瓜拿铁,手工南瓜泥与咖啡的完美融合,特别喝到最后几口,细腻醇厚的幸福感。店址:上海市陕西南路号BlueCollared5嘉善路的Tequila石库门里的复古铁皮屋咖啡店石库门老房子里的复古铁皮屋咖啡店,老底子的木质桌椅、收纳皮箱,柯基Jerry隔着玻璃窗望着街头人来人往。店柜上有台腔调十足的SANREMO咖啡机,还有各种自家烘培的羊角小饼干。每次我都会点这里的Dirty,猛喝大口,浓热的咖啡裹着冰滑的牛奶,迷人的滋味!店址:上海市嘉善路55号TequilaEspresso6吴淞路的ALTcoffee地道的日式松屋手冲咖啡近北苏州路的吴淞路上,开了17年的日式手冲咖啡店,最早来上海的珈露梦在去年疫情下关门了,丹咖啡也消失了,AltCoffee坚持到现在。多少老客人从很远的地方赶过来,只为了喝一口地道的日式松屋手冲咖啡。小小的店铺,有一半地方用来自己烘培咖啡豆。不出售小点心,连牛奶都没有,单纯的咖啡,是手工制作的独一无二,熟客早就认准了这里。店址:上海市吴淞路30号ALTCOFFEE7永康路的CafedelVolcan和主持人刘彦池一起逛永康路这大概是永康路上最久的咖啡店了,当时意大利酒吧、墨西哥餐厅和台北永康都还在这条马路上,如今就只剩下它。迷你的只能容下3张小桌的咖啡店,却每天都有人慕名而来排队。名字来源于危地马拉的Volcan庄园,所以店里还有市面上罕见的危地马拉咖啡豆。6年前,和主持人刘彦池一起逛永康路,我们在此喝咖啡,她爱美式,我爱拿铁。随咖啡送的cookie也是相当好吃,酥松不甜腻。店址:上海市永康路80号CAFEdelVOLCAN8永嘉路的铁手咖啡制造局冬天就是要来一杯生姜荷包蛋一直会去铁手南昌路店喝咖啡,自从永嘉路开了新店后,我就转移了。喜欢文化广场对面,有户外长条木凳的小屋,手拿一杯咖啡,看着马路对面梧桐渐渐泛黄,落叶纷飞。冬天就是要来一杯生姜荷包蛋拿铁,以生姜汁液做出荷包蛋中间的蛋黄部分,暖胃也暖心。店址:上海市永嘉路37号铁手咖啡制造局9兴国路的鲁马滋空中楼阁烘培咖啡最早知道鲁马滋是在湖南路上,很多朋友都把故事留在那家老店,喜欢喝手冲咖啡的人就是认准了这里。兴国路店让我更了解鲁马滋,不大的店铺悬着间空中阁楼,室外再喧杂,店主都会安静地窝在阁楼里烘培咖啡,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若不是真爱,谁会这般坚持?店址:上海市兴国路弄1号鲁马滋咖啡10延平路的嗲咖啡嗲人戴嗲表,嗲人背嗲包嗲人戴嗲表,嗲人背嗲包。看到咖啡杯上印的一排字,这句上海方言绕口令就开始自动脑回路。就冲着门口巨大的DIA字,嗲里嗲气的人都要去喝杯嗲嗲的咖啡呀。店址:上海市延平路弄1号diacoffee嗲咖啡11衡山路的凯文咖啡多少诗人作家诞生灵感的地方凯文咖啡这个名字,作为上海西区第一波咖啡店中的一员,距今已有近23年历史。如果放在时尚之都巴黎,这样的数据简直随处可见,然而在潮起潮落的上海,真是件了不起的事。衡山路号的凯文公寓,最早是俄国公主在上海期间的府邸,也是艺术装饰风格的典范。底楼的凯文咖啡,这里曾是多少诗人作家文艺青年诞生创作灵感的地方。我常会点个下午茶套餐,美式咖啡配核桃派。临窗而坐,眼里全是梧桐树下的上海画面。店址:上海市衡山路号凯文公寓1楼凯文咖啡12思南路上的古董花园闻到了远得不能再远的花香自从林栋甫老师的爵士酒吧年后搬离思南路,这栋老洋房就变成了古董花园,小店也开了快20年了。我喜欢有“太阳香”的后花园,窗台和屋檐上都铺满了鲜花,空气也变得鲜美起来。点一杯咖啡,古董杯子跟我在东京银座PAULISTA喝的那个杯子很像,真是好看!店址:上海市思南路44号古董花园13武康大楼的老麦咖啡馆在变化太快的世界里让人感动曾经的老麦咖啡馆,从上到下的斑驳,在变化太快的世界里让人感动。十多年的老店,在经历了搬迁后,老麦咖啡馆回归上海武康大楼,来杯咖啡,细细品味出自27岁青年邬达克之手的武康大楼。冬天的时候,点一杯招牌的老麦拿铁,很大胆的搭配,有姜汁有肉蔻,略带麦片的奶油甜,一口下去,全身温暖起来。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lezx.com/xlsdd/11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