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诗人,更是琴人白居易

发布时间:2023/12/25 15:52:38 

说到白居易,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而且小编前面的文章中也曾提到过,在《履道春居》中:琴是雨后闲步园林时,诗人白居易调侃陶渊明的一时消遣。

雨后漫步随口便是与琴有关的诗句,古琴对白居易来说就只是这样吗?当然不是。

白居易一生作诗无数,光是和“琴”相关的诗就可寻到20余首,那么接下来小编就列举几例,和大家一起来品味下白居易和古琴之间的复杂情感吧!

白居易(年-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出生于河南新郑,被称为“诗魔”、“诗王”。他不光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还喜爱弹琴;是新乐府运动主要倡导者、写下了不少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废琴》

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

古声淡无味,不称今人情。

玉徽光彩灭,朱弦尘土生。

废弃来已久,遗音尚泠泠。

不辞为君弹,纵弹人不听。

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

译文:琴以丝桐所制,起源于上古之时,又有悠远沧桑之声。琴声淡雅,而世人多好繁曲淫声,故知音稀少。玉徽的光彩褪尽,朱弦也已是落了一层灰土。(玉徽、朱弦,此处皆代琴。)(古琴)废弃有很久了,但它尚且还有传承。琴为礼器,不轻率给别人弹奏。曲高和寡,即便是弹了世俗之人也不会听。是什么造成了这样呢?都是因为羌笛秦筝这些俗乐。

琴是如此,吾亦是如此。在当时的社会,古琴受到冷落,但是在文化圈内的古琴音乐仍显生气盎然。而《废琴》是白居易感慨政治上失意时所作的诗,借古琴之势来寓意“君王不正视听,偏好奸妄”的朝局,以及自己在其中的地位。

《对琴待月》

竹院新晴夜,松窗未卧时。

共琴为老伴,与月有秋期。

玉轸临风久,金波出雾迟。

幽音待清景,唯是我心知。

译文:竹院新晴夜,松窗不睡觉时。共同琴为老伴,与月亮有秋期。玉轸迎风了很久,金波上出现雾漫。幽音等待清晨景色,只有我的心能知晓。

琴有我知,我为谁知?月下白居易和琴已经是老伴了,高深雅致的琴音,渐渐不被人喜爱,弹的人越来越少。古琴的无奈与孤寂白居易懂,但他的悲愤又哪里有知音可以懂呢?

《琴》

置琴曲机上,慵坐但含情。

何烦故挥弄,风弦自有声。

译文:将琴置于机架上,静静地坐在它面前,只要你思潮澎湃、饱含情感,心底自然会弹起悦耳迷人的曲调。如果你情绪不稳,强打精神,心烦意乱地弹奏,甚至卖弄所谓的弹琴技能,那效果可能就糟了。你还不如顺其自然,让微风轻轻吹来,琴弦自己就会奏出美妙的声音。

琴生亦是吾生。诗中所写是琴也是人,活过一生就好比是弹奏乐曲,到老时回头一看,效果有好有坏。白居易仔细回味,深感人生何必烦恼,不如顺其自然,让自己的人生之琴随风弹奏。

白居易一世风流,不仅是唐朝的大诗人,同时也是一位精湛的音乐家和音乐评论家。他认为古琴的音调使人远离尘嚣,心境安详平和,有着静心的作用。而这也就使得古琴成了他起起伏伏的一生中,常在左右的知音和良伴。

声明:此文内容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您可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lezx.com/xlsdd/121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