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冯育伟,是农业农村局的一名普通干部,正安县土坪新乐村任驻村第一书记。
年2月12日,我踏进新乐村大门,杂乱的办公阵地、落后的办公设施、破烂的门窗、瘸腿的会议室座椅...... 心里咯噔一下,这条件也太差了吧,能换个村吗?一夜无眠,决心留下来,让它改变。
冯育伟召开群众会(中)
改善办公环境、添置办公设备、修好门窗、布置会议室......,树立好的形象。一次次的交心,提升了干部的精气神;不懈的努力、扭转了懒、散、慢的作风,改变了群众无事不登门、登门办不了事的尴尬局面。 有了坚实的后盾,必须要树立基层堡垒的形象,发挥一线堡垒的作用。 要想做到为民办事,就要先知道群众需要什么?想些什么?
环境整治(右一)
开展走访是必须的,走访老支书、慰问老党员,看望五保老人、重残重病家庭,让群众都知道来了个第一书记,很多群众怀着好奇来到村委,忐忑不安的与我聊天,反应他们的困难和想法。 一次次的交谈和回复,慢慢的,来村委会的人多了,我的电话也多了,我知道,我真的驻下来了。 “要致富、先修路,要脱贫、产业发展第一步”。新乐村是典型梯形行政区域,村委会处在梯形下端,出门就上坡,到处泥巴路,这也成了干部的一块心里阴影。
走访老党员
我开始争取项目改善交通,找准突破口,有了目标,就有了奋斗的方向。通过不懈的努力,新乐村通组从公路硬化率从5%提升到了%,入户硬化率从1%提升到了98%,彻底甩掉了出行难的阴影。 交通便利了,人居环境改善了,亩方竹落地生根、亩白茶环绕、红彤彤的高粱,绿油油的蔬菜,金灿灿的烟叶,交相辉映,好一片大好的山河,好一个美丽的新乐。 四年的驻村生涯,经历了举步维艰的无奈,经历了战天斗地的艰难;经历了畏战、奋战、厌战、决战的心路历程,与新乐一起改变,我不负组织、不负年华,我心乐! 冯育伟,农业农村局的一名干部,年2月,到正安县土坪新乐村任驻村第一书记。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杨伦丽整理编辑孙文竹编审尹长东李玲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lezx.com/xlsdd/12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