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体育博览专访极限户外玩家宋强

发布时间:2021-8-26 12:52:08 
中科治白癜风疗效更显著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38749.html

本文节选自《体育博览》封面故事

采访/撰文:博识

编辑:李晨峰

美术:Apple

不畏高峰只为攀登ClimbTheMountainOfLife“我们自己的山,上去,让全世界看到,中国人!”,年上映的国产影片《攀登者》,以10.88亿的总票房再次使攀登珠峰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于祖国而言,珠峰是承载着无数壮举与尊严的世界屋脊;于宋强和无数户外人而言,珠峰则是一生中梦寐以求的不变神话。在这项魅力与危险并存的征途中淋漓尽致的书写着人与自然的微妙关系,正如WilliamWordsworth在诗中所阐明的那样:“自然从不背离它热爱的人……”

重逢的预示

中国民间攀登团体最初的起点

ReunionAtTheBeginning

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带给国人乃至世界难以抹去的伤痛与损失,同时体育行业的各项活动也不得不因此暂停。时至6月,国内疫情终现曙光,这无疑是为体育行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而户外达人们为了这一刻也等了太久。在准备好核酸检测、健康宝绿码、出行审批之后,宋强开始前往年的首次攀登点——青海省玉珠峰。事实上,这并不是一次简单的攀登活动。年,北京大学“山鹰社”第一次雪山攀登的地点就选在这里,本次也是为了纪念中国民间攀登运动30周年。因为在过去的年代,除去中国登山协会几乎没有成规模的民间攀登团体,“山鹰社”以校园社团的形式出现,极大程度上的推动了中国民间攀登事业的发展。30年后再次回到最初的起点,其中不乏当年的“老面孔”,活动组织者曹俊就是年“山鹰社”攀登玉珠峰队伍中的一员,而宋强所属的华耐登山队同为民间攀登团体也积极的参与到这次活动中。于是,这次重逢更像是一次老友间的聚会,默契又充满使命感。大家都不禁感叹时代的沧桑巨变,但唯一不变的是中国户外人对自然的满腔热忱。一颗“脱缰”之心户外就是我的故乡FindOneself时间回到年的辽宁省丹东市,小学时的宋强与其他男孩子一样好动,对校外的世界充满了无限的遐想。但因学业的关系到处玩耍的时间十分有限,每年的春游、秋游成为了他最期待的事。户外像是他的第二个故乡,陌生的环境不仅没有带来恐惧,反倒增添了一丝兴奋,游历在山水之间的安逸氛围也抚慰着少年躁动的心。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他对于户外探险的追求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肆意的奔腾着。高中那年,宋强看到了改变它人生轨迹的电影——《垂直极限》。他谈到:“《垂直极限》的整个故事围绕雪山展开,片中惊险万分的故事情节让我对于雪山的向往一下激发起来。影片中视觉冲击非常大,看过之后想着如果有机会一定要亲自去,而不是简单的在雪山脚下看看。把自己的能力提升到可以去攀登雪山,这是我高中时的想法,现在回想起来的确是实现了。”运筹帷幄方能决胜千里,在人生路途上的每个阶段机遇也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户外攀登虽然对他有着极强的吸引力,但宋强深知绝对不能冒然前往,这其中的风险太大,一旦失手就可能与生命告别。他开始去收集资料,从攀岩这些基础的技能方面提升自己,并前往一些有资质的攀岩俱乐部进行学习。“我深知雪山对我自身而言有着巨大的向往与冲击力,所以更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不能在没有能力,经验的情况下贸然前往。”三年后,宋强跟随户外俱乐部徒步穿越神农架,在野外度过了5天4夜。虽不是雪山,但米的海拔也使他对于长距离的户外路线有了一定认识。年,机缘巧合之下他前往慕士塔格峰帮助登山滑雪队进行纪录片拍摄,开启了他与雪山的首次相遇。“那个时候我刚刚学习滑雪,因为经验不足所以就没有进入到登山滑雪队,初次体验雪山,从慕士塔格大本营的米,走到了C1大概米左右,已经超越了我平时攀登的海拔范围。利用所学经验调整呼吸节奏,发现自己到多米的状态相比于其他人要好很多。这点无疑是为我吃下了一颗定心丸,顿时觉得自己的雪山梦想可能会比较容易的实现。”宋强这样谈到。7年征途“决战”珠峰之巅Qomolangma正所谓“无限风光在险峰”,年-年的七年时间内,宋强带领团队见到了乞力马扎罗的日出与云海,在坦桑尼亚重新认识了狂野热情的非洲大陆。也跨越极地清晰的见证了南极极昼下的一马平川与北极层峦迭嶂的冰山。年4月,宋强一行人开始向珠穆朗峰发起冲击。“珠穆拉玛”在藏语中是“大地之母”的意思。它的地理位置是在中国西藏与尼泊尔的交界处,所以攀登珠峰有两条传统路线。一条是中国境内的北坡路线,另一条是尼泊尔境内的南坡路线,绝大部分攀登者都从这两条路线登顶。“我们那年是从南坡攀登的,在尼泊尔境内。对于米级的雪山,要求个人一定要保证相对充沛的体能,且装备类必须都是米级别的,比如羽绒服和极地睡袋,当然也包括氧气面罩、氧气瓶、阀门,这些高海拔用的供氧装备。”宋强这样谈到。如果是个人攀登珠峰,首先要具备完善的技术能力,了解路线上的所有难点。在攀岩运动中我们通常会有5.8、5.9、5.10等难度级别,如果涉及到冰雪混合的路线还分为M2、M3、M4等。能够在负重下处理复杂路况是重要的先决条件。如果以上技术能力达到要求,接下来就需要攀登者具备一定的攀登经验。对此宋强分享到:“比如去珠峰之前先爬两个米的山峰,这种方式比较稳妥。我们应该循序渐进的提高攀爬的高度,这样对于自身的承受力才能有所了解。不同海拔下你有什么样的状态,怎么去呼吸、怎么去走、怎么吃东西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绝对不能在没有攀登雪山的经验下贸然前往。中国在商业攀登开始的时候,就一直要求在中国境内登珠峰的人必须具备一个登高的门槛。想在这报名,首先要具备登上米海拔以上的山峰或高度才允许报名。我国的要求看似可能有些严格,但是对于攀登者来说其实是一种保护。”

一切来去

终有因果

CauseAndEffect

珠峰气候多变,攀登者一般会选择在晚上出发,点上头灯一直走到天亮。年5月21日19时,大部队近人分批次先后启程,宋强虽不是第一批,但凭着良好的状态快速的向上前行,这样既不会影响自己的状态也为后面的队友提供了畅通的环境。半个小时后,宋强已经成为队伍最前边的攀登者,3个小时后约22时30分,在更换过1瓶新的氧气后出发不久他突然发现不远处有昏暗的光源在闪烁,因为自己已经是队伍中最快的,一种不祥的预感油然而生。“前边的人是谁?”“这个人不会是昨天就上来的吧?”种种疑问促使宋强快速向光源靠拢,细看之下原来是一位愣坐在雪地上的夏尔巴向导。此时的他已经出现严重的高原病,情况危急。宋强的一对一向导也是夏尔巴人,便立即上前询问缘由。原来在昨天他与客户出发后就与营地失联,对讲机断电。山下的大本营已经报备二人失踪,世代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夏尔巴人拥有种族优势,甚至可以“无氧下撤”(即向上攀登时使用少量氧气,下山时可不使用氧气)。能出现如此症状说明其已经在缺氧的高海拔地带滞留了相当长的时间,他还没说两句便即刻进入昏迷状态。宋强马上打开他的背包,发现氧气已经全部用尽,当即决定将自己的氧气抽出来一瓶挽救他的生命,但这举动被陆续赶上来的队员和向导极力劝阻:“你确定你可以吗?”“你能保证剩余的氧气能支持你下山吗?”“发生意外怎么办?”宋强的脑子里迅速的过了一遍这些问题,依旧坚持自己的决定。“夏尔巴人上下珠峰只用1瓶氧气,调的特别低,因为氧气很贵,要0美金1瓶。他们挣不了多少钱自己也要省,我的向导肯定不能把氧气给出去。我当时带了4瓶,出发时候吸了1瓶,还有3瓶是满的。在到达他那个位置之前刚刚换了1瓶,还剩2瓶满的。然后我再算,正在用的这瓶如果不堵车,登顶应该没问题。登顶后我就再用1瓶,哪怕把氧气流量调低,自己难受一点。这样就能节省出1瓶氧气,如果不给他,他肯定活不了。”宋强谈到。就这样,遇险的夏尔巴被活着救回了C4营地,而与他一同失踪的客户也被救援人员带回C4营地。之后,宋强继续与自己的向导攀登了3个小时,终于在凌晨2点06分成功登顶珠峰。按他自己的话说“因为是第一次攀登,并没有特别要求速度,整体以身体舒适攀登为前提。”但即使是这样还是比其他队员早了1-2个小时。登顶珠峰的兴奋自然不必言喻。40分钟后,宋强开始准备“下撤”,此时的他还沉浸在喜悦之中,殊不知危险正一步步降临。“下撤”刚开始10分钟,他突然觉得氧气阀门发出刺耳的异响,紧接着无法呼吸的压迫感开始蔓延。向导急忙检修氧气装备,但完全没有效果,原来氧气没有经过减压阀,正在疯狂外泄。“sorryitsnoworking”。这句话让宋强一下失了神,这是他最后的1瓶氧气,如果不能出现奇迹,他将可能命丧珠峰。对此他谈到:“氧气从气瓶和阀门连接处快速泄漏,我知道队伍里有两套备用的氧气阀门,在我下方米距离的队友张宝龙包里有一套,我就喊他,‘宝龙你等一下,我的氧气阀门坏了,你把备用的拿给我!’但我是在整个队伍靠前的位置,我们往下走,米之中有十几个人在往上爬,所以非常慢。当时觉得也能看到希望,大不了就是等20-30分钟,于是我就靠着岩壁休息,减少耗氧。”渐渐地,宋强的视力越来越模糊,缺氧导致的面部麻痹使他不得不摘下面罩大口呼吸。“我提醒自己,一定不能紧张。又过了五六分钟,我突然想起来,我的向导可以无氧下撤。我说把你的氧气给我用一下,他才反应过来。我摁上就吸,虽然没有明显改善,但也没加剧。那个时候所有人都戴着面罩和帽子根本认不出人。谁知向导摘下面罩,碰巧被路过的夏尔巴好友认了出来,他拿了个新的阀门给我,另外的人也过来帮我装,三下五除二就弄完了。之后把氧气流量开到每分钟3L,我大口呼吸,之前的症状也很快消失了。”宋强说道。米的海拔之上竟上演了因果与福报的故事,也许恰恰是因为善良的人,如同一盏明灯,既照亮了周围的人,也温暖了自己,这无须灌输和强迫,只会相互感染和传播。极限户外玩家X-SportsFanQ:体育博览S:宋强Q:如果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极限玩家,最理想的方式是什么?S:在你有兴趣的领域里,找一个资深的老师给你做指导,这样我觉得最理想,也是最安全的方式。Q:对于你而言,完成7+2探险在心灵上的收获是什么?S:生命的本质可能会认得更清楚一些。Q:环境保护也是极限探险的重要部分,对此华耐登山队是怎样做的?S:华耐登山队在历届的任何一次攀登中,从来不会丢任何垃圾。也会力所能及的收集一些别人丢弃的不可降解物,这是我们能对自然做的一些贡献。Q:安全永远是户外探险的首要问题,对于极限爱好者你有什么建议?S:首先确定目标,然后参与较为专业的探险公司组织的探险活动,不要自己盲目的前往。Q:在你的运动生涯中,最难忘的一个画面是什么?S:我觉得是在攀登珠峰到大本营之前,经过一片玛尼堆群,这里都是用石头垒起来的墓碑,是历年攀登珠蜂遇难者的墓地。不是说很悲情,感觉也是留在他们梦想的路上吧。Q:对于未来你有怎样的规划?下一个探险目标是哪里?S:完成7+2以后,暂时还没有高海拔攀登计划,也要考虑到自身对社会的价值。比如带更多人去体验攀登,把自身的价值发挥到最大,我觉得是比较好的。

新乐体(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lezx.com/xlsjd/106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更多>>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更多>>

    最热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