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湘科版小学科学昆虫的一生

发布时间:2021-10-15 12:09:03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较好 http://m.39.net/pf/a_4781479.html
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第四课昆虫的一生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小学校冯斯琦一、教材分析在养蚕的活动中,同学们积累了很多养蚕的资料,这节课我们就来整理这些资料和我们的养蚕日记,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养蚕的活动已经开展了很长一段时间了,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蚕一个生命周期的观察。同学们每个阶段都做了认真的记录,让我们把所有的养蚕记录整理一下,梳理清楚后,呈现给大家的就是蚕一生的生长变化,即经历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还能非常清楚地展现出每个阶段的特征。接着,我们查阅资料,了解更多昆虫一生的生长变化,归纳概括出它们共同的地方,也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知道昆虫的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不同,它们的一生经历了一个变态发育的过程,变态发育的过程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像蚕一样,经历了"蛹"这个阶段的,称为完全变态,还有一种是像蝗虫一样不经历"蛹"期,称为不完全变态。二、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知道像蚕一样经历了"蛹"这个阶段的昆虫属于完全变态的发育过程;像蝗虫一样不经历"蛹"这个阶段的昆虫属于不完全变态的发育过程。2.科学探究:通过整理养蚕日记,发展学生整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经过观察和比较蚕、蝴蝶、蜜蜂、蝗虫和蜻蜓等昆虫的一生,归纳概括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3.科学态度:能以事实为依据,表达和交流自己的发现。三、教学准备分组材料:自己的观察记录。教师准备:PPT演示文稿。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通过整理资料了解蚕一生生长发育的条件和过程;难点:学生通过整理养蚕日记,发展学生整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五、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师谈话: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整个养蚕过程中,你的蚕宝宝都经历了哪些过程?你了解了哪些关于蚕的知识呢?师提问:你是采用什么方法记录蚕的这些生长过程的?你应用了哪些方法进行研究呢?生:分享交流。师小结:(出示图片资料)我们通过观察、画图、拍照、写观察日记等方法,记录了蚕从蚕卵孵化出蚁蚕,到蚕经过蜕皮、吐丝结茧变成蛹,再到变成蚕蛾产出更多的蚕卵,直至蚕蛾死亡的完整过程,即蚕的一生。(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养蚕过程及用到的研究方法,来体会蚕一生的生长变化情况。)(二)新课学习1.整理养蚕日记(1)师提问:(出示蚕的生长变化记录表)梳理好蚕的生长变化记录表,更有利于我们了解蚕的一生。蚕的生长变化记录表中包含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你们是如何呈现的呢?下面我们就开一个展示交流会,分享自己观察记录的蚕的一生的生长变化情况。生展示交流:展示自己的养蚕记录表,交流自己的养蚕的经历和心得体会。师:通过刚才的交流,看得出你们对蚕一生的变化有了很好的认识。那你们能对这些关于蚕的生长变化的图片进行排序吗?生:整理关于蚕卵、蚁蚕、蚕宝宝、吐丝结茧、蛹、蛾、蚕蛾交尾、蚕蛾产卵的图片资料,并按照蚕的生长顺序,将有关的图片按顺序进行排列,并贴在活动手册的表格中。师:通过刚才的整理和排序,谁能说说蚕的一生到底要经历哪些阶段呢?(出示完成的蚕的生长变化图)生:讨论交流。师小结:蚕作为一种动物同样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周期。(出示蚕的四个阶段的循环图)蚕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是循环的,可以利用循环图表述。沿顺时针方向描述,用箭头连起来形成一个圈,表示这是连续循环发生的事件。蚕就是通过这种形式延续后代的。师提问:蚕的生命周期到底有多长呢?它一生各个阶段要经历多长时间呢?生:梳理交流。师小结:通过梳理大家汇总的资料,我们发现蚕卵变成蚕宝宝2~5天,蚕宝宝变成蚕蛹33~35天,蚕蛹变成蚕蛾10~13天,蚕蛾出生到死亡6~8天。蚕的一生一般是49~56天。(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养蚕记录表、分享养蚕的经历和心得体会、对蚕生长变化图片进行排序和对蚕的生命周期进行统计,可以使学生对蚕的零散的认识变得系统化,从整体上对蚕的一生进行了解。)(2)师提问:(出示图片)生活中还有很多小动物,它们在一生中有不同的生命过程,大家看这几种动物的生命历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生:讨论并交流蚕、蝴蝶、蜜蜂、蜻蜓、蝗虫这些动物一生的变化过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师小结:通过对这些动物的一生进行比较,发现昆虫的一生中身体形态结构会发生变化,都有变态特征。但蝴蝶、蜜蜂的一生和蚕的一生一样,都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的过程,像他们这样的生长发育过程叫做完全变态发育,而蜻蜓、蝗虫的一生只经历卵、幼虫、成虫的过程,无蛹期,叫做不完全变态发育,这说明不同的昆虫生长发育过程可能是不相同的,这也正好体现了生命的多样性。(设计意图:通过分析这些动物一生的变化过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来了解昆虫一生的两种发育形态,从而体会生命的多样性。)六、板书设计撰稿人:冯斯琦审稿人:甘雪梅编辑:陈渝-END-好文!必须点赞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lezx.com/xlsjd/107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更多>>

    最热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