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山历史,今天小编想和大家分享一首诗。这首诗有些特别,从表面看它是一首极尽缠绵悱恻又令人心生遗憾的爱情诗,而直到现在也是许多人常常挂在嘴边,用来描述爱情的词句。这首诗诗题是《节妇吟》,作者是唐朝诗人张籍。张籍是唐朝大文豪韩愈的大弟子,是当时白居易等人兴起的新乐府运动的代表人物。诗的内容如下: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古风意境图这首诗单看表面完全是一首抒发男女情事的言情诗,写的是一位忠于丈夫的女子坚守住自己的节操,经过强烈的思想斗争而后拒绝了一位多情男子的故事。
诗的含义也非常浅显:你明知我已经嫁人了有丈夫,却还是送我一双明珠。我非常感动你对我的缠绵爱恋,于是我把它系在我的红色罗裙衫上。又转念想到自己家和丈夫。我家的高楼就连着皇家的花园,我丈夫任职于宫中,每天拿着长画戟在宫中值班。我知道你对我的用心如如太阳般热烈,如月亮般纯洁,但是我已经和我丈夫立下海誓山盟,生死同寝。所以我只能把这双明珠归还给你,即使眼泪已经情不自禁地落下,我只恨我们没有在我未嫁人之前相遇。
▲意境图但看这首诗的内容,我们会被这其中的充满遗憾的感情所深深感动。但实际上这并不是一首爱情诗。诗人只是采取了这样一种方式,将自己比作一位已嫁的女子来写这首诗而已。那这首诗的真是含义究竟为何?我们就要从写这首诗的背景方面着手解释了。
▲诗意意境图这首诗的诗题是《节妇吟》,但这首诗的题下原注有“寄东平李司空师道”语。李师道是唐代平卢淄青节度使,是当时割据藩镇之一,唐朝自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现象严重,严重化威胁着朝廷的中央集权。藩镇节度使用各种手段去勾结拉拢中央官吏,增强自身的势力以和朝廷相抗衡。李师道当时广罗文人,就是为了增强声望。他邀请张籍投靠于他,做其幕僚。而张籍是一位主张维护国家统一,反对藩镇分裂之人。于是他作此诗以明志,谢绝李师道的邀请。
▲意境图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再来解读这首诗。诗人运用巧妙贴切的比兴手法,以“节妇”自比,以“君”比喻李师道,以“良人”(丈夫)比喻朝廷,以妇节比喻臣节。
已经在朝廷任职的张籍,就如同已经出嫁的女子一样,如果有谁想把他拉倒自己身边,就和勾引有妇之夫一样,是不道德的,其心可诛。这样来说,诗的含义便完全改变了。诗的本意展现的是诗人的爱国主义思想。张籍当然不能直接谴责李师道的不臣之心,于是他借这首诗,“恨不相逢未嫁时”婉言拒绝李师道的罗致征聘,不仅塑造了自己忠诚的形象,同时还避免了对方对自己的憎恨。据说李师道看了这首诗后也十分感动,因而不再勉强。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lezx.com/xlsjd/12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