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相濡以沫的一家人,也是并肩抗疫的好

发布时间:2023-2-1 22:22:07 

交汇点讯疫情发生以来,苏州市吴江区涌现出了诸多“并肩作战”的抗疫家庭,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用理解、包容、互勉诠释了相濡以沫的真谛,也用奉献、担当、坚守谱写了一曲曲质朴的浪漫之歌。

“用行动给孩子们树立好榜样”

“请张大嘴巴!”2月18日中午,在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新乐村核酸检测采样点,陆文青正在给一位“特殊”的居民做核酸采样——她11岁的大儿子周奇臻。“真没有想到,这句话竟然是几天来我和儿子说的第一句话。”陆文青笑着说道。

陆文青家里共有两个孩子,大儿子正在读小学四年级,小女儿还不到三周岁。疫情暴发后,夫妻俩第一时间投身到抗疫一线,每天都要深夜才能回家,现在家里的两位老人帮助照顾小女儿,大儿子则委托给朋友代为照管。“只希望他们都能理解和体谅我们。”陆文青眼神里流露出一丝愧疚。

“妈妈保重身体,注意安全,早日回来接我!”做完核酸检测采样后,儿子周奇臻依依不舍地和陆文青挥手告别。望着儿子离去的背影,陆文清来不及和儿子说上一声再见,又拿起了核酸采样工具。

“请出示苏康码,拿好身份证。”在长三角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核酸检测采样点,陆文青的丈夫周佳正穿着防护服,站在检测入口处开展测温、验码工作。为了更好地开展第二轮区域核酸检测,周佳和其他志愿者们早上6点就到了这里,全力配合医护人员做好准备工作。谈起没有时间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时,周佳一脸坚定,“有国才有家,舍小家,才能保大家。我爱人奋斗在抗疫一线,我也要用行动来给孩子们树立好榜样。”

“想到坚守的家人,就不感觉冷了”

2月17日下午1点30分,吴翱参与了第一轮区域核酸检测采样工作后,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径直进入房间,打算补个觉。“爸爸爸爸,陪我玩。”难得“逮”住爸爸回家,5岁的女儿可乐“闯”了进来,拉着爸爸陪她搭积木。

吴翱医院的医生,此轮疫情发生以来,他连着几天早出晚归,和家人都难得照面。“爸爸先睡一会,可乐乖,自己玩。”吴翱深知,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接下来还会有更加繁重的任务,自己想趁着半天的调整期,补充一下体力,以便更好地投入接下来的工作,于是他把女儿无情地“赶”了出去。“关门时,听到女儿气愤地说了声‘臭爸爸’,虽然感到无奈与愧疚,但是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肯定要担负起责任。”吴翱说,等疫情散去,加倍补偿她吧,相信她也会理解的。

吴翱心存歉意的,还不止女儿一个,他对妻子叶红同样感到亏欠。叶红是四院的医技人员,现在怀了二孩,已经4个多月,原本两人同在四院上班,吴翱可以每天接送妻子,现在自己主要在三扇村人才市场核酸检测点位负责采样工作,妻子只能每天开电瓶车上下班。“还是比较不放心的,但也没有办法。”他说。

这边吴翱不放心妻子,叶红却不以为然。疫情暴发后,她第一时间加入到抗击疫情的阻击战中,医院就诊秩序维护,疏导并合理分流待诊病人等工作。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她认为这是职责使命,没有任何理由向后退一步。

吴翱家里,不仅夫妻俩奋战在抗疫一线,他的父亲吴永明、母亲夏春芳同样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

吴永明是震泽派出所的社区民警,目前主要在震泽镇麻漾新城社区核酸检测采样点负责现场秩序维护工作,喇叭挨个喊,从第一个喊到最后一个,循环往复,确保居民规范有序排队。吴永明的老父亲因患病,16日那天需办理住院治疗,自己任务在身,是妻子夏春芳给自己吃了定心丸。“你安心在岗,医院,交给我就好了。”

事实上,夏春芳的任务也不轻,身医院的护士,她这几天忙得团团转。“我还有两个月就退休了,疫情突然袭来,我必须站好最后一班岗。”

吴翱所在的核酸采样点设置在室外,一到晚上气温就骤降。虽然已经在防护服内穿上了厚实的羽绒服,但是酒精一次次涂抹在双手,吴翱还是觉得格外冷。而核酸采样工作,一干就是好几个小时,由于担心喝水会上洗手间,他每次控制自己不喝水、尽量不上厕所。每当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吴翱总会想到坚守在岗父母,等待自己的妻女,继续坚持着手中的采样工作。

“孙子孙女为我们加油鼓劲”

“爷爷、奶奶,你们怎么在这里?为你们感到骄傲!”2月16日晚,吴江盛泽镇红洲村核酸检测点,在排队人群中突然看到自己爷爷奶奶的孩子们惊喜异常,向爷爷奶奶比了一个爱心,为他们加油鼓劲,“晚饭后,爷爷奶奶说出去遛一遛,原来是来做志愿者了”。

17日中午,随着吴江区域核酸检测工作的结束,连续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近20个小时的银发志愿者张水木、赵炳凤夫妻俩有些倦容,不时捶了捶自己的老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张水木、赵炳凤老夫妻是盛泽镇红洲村的村民,原先在红洲村委工作,丈夫今年67岁,妻子61岁,身体都很健康。退休多年的他们还时常关心村里的事务,一有突发情况就主动请缨“回归”村里义务帮忙。

“这次听说村里紧急召集核酸检测志愿者,连夜就要上岗,我俩自觉身体可以,晚上7点多就赶来了。”赵炳凤笑着说,“别看我们60多了,还是能发挥点余热的,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去,一句话的事情。”

别看张水木夫妻俩是红洲村志愿者队伍中年纪较大的两个,干起活来可一点都不含糊。

“老张,这里是入口排队处,一会那边出口出来,不要离太近,保持一米线。”“阿婆,晚上天气冷,我扶你过去坐一会。”“小朋友,乖,这是核酸检测已做贴纸,我帮你贴在衣服上。”……队伍中、人群里,夫妻俩一边耐心服务着村民,一边相互鼓劲,与现场医护人员一起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守护自己的家园,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疫情面前,志愿服务不分年长年幼,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正是无数志愿者响应“疫情就是命令”的号召,才得以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强屏障。“回家补个觉,养足精神,下次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还来。”赵炳凤说。

“待无恙,我们相约初莲”

“给你准备了加厚的秋衣秋裤,这两天跑冷链,要穿上!”“知道了,你几点下班?”“我晚的,还在跑药店。”2月14日,张奇回家时天色已晚,而电话那头,他的爱人赵丽还在工作岗位上。

2月14日,《苏州市疫情防控年第7号通告》发布,要求从严从紧抓好全区药品零售企业疫情防控和“四类”药品下架工作。在基层工作的夫妻俩,开始了紧张忙碌的疫情防控工作。现场检查、调阅登记记录、比对分析……夫妻俩一忙就是一整天。

赵丽所在的吴江区市场监管局吴江开发区分局,是全区八个分局中市场主体体量最大、监管任务最重的分局,辖区内有家药店。“我们从早上七点到晚上十点不间断工作,重点检查药店员工是否查验消费者行程码、健康码,是否落实退热、止咳、抗病毒、抗生素四类药品下架管理等,希望最大限度发挥零售药店‘哨点’预警作用。”一天内,赵丽和她的同事们就完成了辖区全部零售药店的检查。

张奇在震泽分局工作,2月15日,他和同事在辖区开展进口冷链食品的检查。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冷库里,他一件件查验、一样样核对,细致严谨,已然忘记了身外的丝丝寒意。一天“速冻”模式下来,张奇竟然不觉得寒冷,反而心里感到暖暖的。“检查前一天我就提了一嘴,说明天要去冷链检查,第二天起床就发现床边多放了一套厚点的保暖内衣。”张奇乐呵呵说道。

在苏州市疫情防控年第18号通告发布后,张奇和赵丽着实捏了一把汗,他们发现病例10跟儿子是同校的,自2月13日学校报到至今,儿子一直在校封闭管理。“虽然我们每天抽空和儿子打电话,但难免有所担心。尤其是电话那头,儿子表现得格外懂事,笑着说学校里老师都安排得很好,让我们不要操心,要努力打‘怪’。”

在震泽镇工作快一年了,张奇一直答应陪赵丽到震泽的“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众安桥村走一走,去知名网红餐厅初莲吃顿饭。因为工作繁忙,一直未能如愿。“待无恙,我们相约初莲。”2月14日的工作间隙,张奇给赵丽发了一条简短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lezx.com/xlsjj/118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