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你三首淡定从容的古诗邂逅最真实的自己邂

发布时间:2023-10-26 14:02:22 

时光荏苒,岁月不居,看看案头的日历,已是七月,一年的时间已然翻过一半,而另一半也在路上了。

回头看看,这一路走来,忙忙碌碌,好像什么都做了,又好像什么都没做,不由得莫名地就紧张起来。

岁月易老,人生无常。于丹老师说,人生来来往往,来日并不方长。

一念既起,拼尽心力。而后,顺其自然,以乐观的心态面对世事浮沉,从容淡定地轻轻走过岁月,一如诗中的古人,那样才不会辜负。

01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宋程颢《秋日偶成》

赏析:饿了吃饭,困了睡觉,睡眠充分,精神充足,心绪平和,心境自然就悠闲,只有不慌不忙,才会从容不迫。

天地万物,风云变幻,以平静的心情去欣赏和看待万物,就会发现无一不具特色且各有其存在的道理。

就像春夏秋冬四时,也都有各自的美好风光和特殊盛景,只要你细细品味,就能享受得到自然的乐趣。

不论是富贵还是贫贱,都一如既往地保持本心,平静地看待世间的一切,就达到了做人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一种自我的超越。

春夏秋冬,荣辱兴衰,从容不迫,顺应自然,乘兴而来,尽兴而归,人生最好的状态就是心平气和,心平了,气和了,一切就都顺了,何乐而不为呢。

诗人简介:程颢,字伯淳,世称明道先生,北宋哲学家、教育学家,理学的奠基者,其著述被收入《二程全书》。

02

同为懒慢园林客,共对萧条雨雪天。小酌酒巡销永夜?大开口笑送残年。久将时背成遗老,多被人呼作散仙。呼作散仙应有以,曾看东海变桑田。——唐白居易《雪夜小饮赠梦得》

赏析:白居易和刘禹锡有着相同的人生际遇,二人既是同乡也是好友,唱和往来,惺惺相惜。

这年,白居易和刘禹锡同在洛阳,同处贬谪无所事事的散漫期间,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

在一个雨雪潇潇的夜晚,白居易邀请刘禹锡夜饮,二人浅斟慢酌,促膝叙谈,不知不觉间已是晨光熹微,黑夜即将过去,黎明马上到来了。

想到即将年终岁尾,这看似糟糕的一年也即将成为过去,彼此会意,不觉相对大笑起来。

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因为被贬,现在彼此就只是普通的老人了,就像那逍遥自在无名无号的神仙一样。

但是,就算是被看作闲人,也该有目标地活着才对,毕竟我们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了。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乐观豁达,爽朗不羁,没有颓废之情,没有萎靡之音,全诗生动活泼,积极乐观,那是历尽沧桑后的恬淡闲适和悠然自得。

诗人简介: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与元稹共同倡导了新乐府运动,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白氏长庆集》等著作传世。

03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唐王维《酬张少府》

赏析:在张九龄任相期间,王维对现实充满希望,胸怀一腔雄心壮志,可是随着张九龄被罢相贬官,朝中的政治局面日趋黑暗,他的理想也就随之破灭了。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自己既没有回天之力,又不愿意同流合污,只能洁身自好,隐逸山林了。

山间明月,松林清风,渔歌入浦,不问人间穷通,才能暂时给予自己一份自由自在和悠然自得的解脱吧。

通则显,穷则隐,豁达者无可无不可,何必以穷通为怀。从表面上看,诗人似乎是释怀了,闲得很达观,但是,那种抑郁和苦闷却在字里行间若隐若现。

但是,诗人毕竟是豁达的,能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人生的荣辱得失,虽然失落,但不失志,始终保持内心的淡定和从容,过恬淡随意的生活,如此甚好。

诗人简介:王维,自摩诘,号摩诘居士,有“诗佛”之称,诗书画俱佳,盛唐诗人的代表人物,著述颇丰,今存诗余首。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人生最美丽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只有静下来,才能感受得到世间万物给予的美好,和生命赋予我们的乐趣。

没有谁的生活总是顺风顺水,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总会有许多的身不由己,谁能没有过失落心酸和不如意的时候呢?

风雨的前方是彩虹的方向,短暂停留之后,还是要一往直前,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成功或失败,悲伤或喜悦。

因为,唯有接受,才能看清自己的内心,才能收获真正的安宁和自在,就像以上三首古诗给予我们的启示那样,不辜负,甚好。

本文刘玲子candy原创,谢绝搬运和抄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立即删除,谢谢您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lezx.com/xlsjj/119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