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15 19:26:28
迎禧接福过大年那些年,我们一起读过的诗getvoice(1)03:41来自山西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诵读人:常虹山西广播电视台主任播音员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译文一个小孩撑着一只小船,偷偷地采了雪白的莲花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道船儿划过的痕迹。池上赏析说起诗歌,大家都会觉得,那是读书人玩的高雅,离我们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还有很远的距离。但在唐朝,却有一位我们熟悉的诗人,他写诗追求的不是高深莫测,而是浅显易懂。他要求自己写的诗,连街上卖菜的老太太都能听得懂。这位诗人,就是今天这首诗的作者白居易。这是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课本中收录的一首诗。这首诗以一个老爷爷的口吻,写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花的事情。莲花盛开的夏日里,一个天真活泼的儿童,撑着一条小木船,偷偷地去池中采摘白莲花。兴高采烈的小孩儿似乎忘了自己是瞒着大人去的,于是在水面浮萍中流下了小船划过的痕迹。诗人以他特有的风格,将小孩儿描写得可爱可亲。从小孩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时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有景有色,细致逼真。这个小主人公天真可爱、活泼淘气的形象,也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整首诗如同大白话,却富有韵味。白居易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63岁了。他结婚很晚,36岁才迎来他的第一个女儿,但很不幸,孩子在3岁时就夭折了。在白居易迎来他的第一个儿子时,已经58岁了,但儿子也在3岁时去世了。他一生有五个孩子,四个夭折,只有一个女儿长大成人。所以,白居易非常喜欢小孩子,读这首诗,我们能感觉到作者对孩子暖暖的爱意。鉴赏人:山西广播电视台高级编辑外宣中心副主任李磊明作者简介白居易白居易(~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与李白、杜甫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其先祖是山西太原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年间考中进士,曾经与好友元稹一起,倡导过新乐府运动,被后人合称为“元白”,因为针砭时弊,力除旧疴,与刘禹锡齐名,又被后人合称为刘白。白居易的文学主张,就是在《与元九书》中提出的“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胡诗月山西胡诗月书画院执行院长李岩太原市杨小健书画艺术学校书法教师知识链接01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张籍、李绅等倡导的一场诗歌革新运动。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新乐府”是白居易相对汉乐府提出的新名词,其含义是以自创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所以叫“新乐府运动”。新乐府诗的特点是,自创新题,咏写时事,体现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02中唐诗人元稹、白居易的并称。二人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文学观点相同,作品风格相近,在中唐诗界影响很大。但在主题集中、思想深刻、形象生动方面,元稍逊于白。元稹(~年),字微之,河南洛阳人。少有才名,聪明过人,与白居易同科及第,是终生诗友。元稹在诗词、散文、传奇方面都有成就,其传奇名篇《莺莺传》,讲述了张生与崔莺莺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元曲四大家之一王实甫的戏曲名篇《西厢记》,就是以其人物故事创作出来的。03中唐诗人刘禹锡与白居易的并称。刘禹锡和白居易二人友谊深厚,写有大量唱和诗,编有《刘白唱和集》三卷。白居易曾以“四海齐名白与刘”自夸。刘禹锡(~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韦应物、白居易全称“三杰”。有《陋室铭》、《乌衣巷》等名篇。出品/《诗画中国》融媒体工作室责编/司燕红音频/司燕红李慧美编/王家李慧值班编辑/于飞统筹/刘进司燕红监制/李志华李磊明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lezx.com/xlsjj/12052.html
上一篇文章: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你可能不知道的一些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