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县同盟山沟域经济带的会盟梨主题公园
洛阳市孟津县辖10个镇,镇镇有沟域。近年来,该县围绕地貌特点,打造了10条“沟域经济示范带”,有力推动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国土绿化、环境保护等各项工作,探索出了一条山区生态富民、绿色发展的有效路径。生态筑底,文化铸魂。发展沟域经济,绿色生态是底色。守住沟域的绿水青山就是守住了最好的资源。良好的自然生态是沟域经济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打开市场大门的“金钥匙”。在沟域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洛阳市一以贯之地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充分考虑山区生态承载能力,统筹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保护森林植被,保护河湖湿地,发展绿色产业,真正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让青山绿水、悠悠乡愁带动沟域整体升值。在宜阳县,“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已成为最常见的山村常态。丽春五月的宜阳县锦屏山生态园,芳草鲜美,景色秀美。锦屏山生态园项目历时5年,完成工程造林多亩。生态园建设因地制宜,山顶栽植大叶女贞、油松和侧柏等常绿树种,山腰及山底栽植五角枫、黄栌等红叶树种,山脊间点缀白蜡等黄叶树种和山桃等花木树种,山下坡耕地围绕特色采摘做文章。由此向东西延伸,在马窑村建成花椒深加工基地,带动马庄、大雨淋、流水沟、石门千亩花椒种植;在山底、南营、漫流、铁炉、杨店、河下发展黄金梨、软籽石榴、秋彤桃、杏、核桃等特色林果业种植,形成了一条涵盖观光、采摘、民俗文化旅游的乡村振兴经济带。洛阳文化厚重,每一寸土地都有讲不完的故事。河洛乡村不仅孕育了“二十四节气”等传统文化,还散落着数不尽的非遗项目、历史遗存、传统村落。这些都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宝贵财富。上梭椤沟村是一个美丽的小山村,毗邻小浪底水库,梭椤沟穿村而过。这里山川秀美,植被茂盛,空气清新,有保存较完好的古村落群,保持着豫西农村的古朴民风,是“留得住乡愁”的好地方。近年来,在孟津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上梭椤沟村充分利用生态资源,创新方法、开拓思路,打造“写生基地”“婚纱摄影基地”“户外拓展训练基地”,鼓励农户办农家乐,建立生态、立体、循环的产业发展模式,极大地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村党支部书记王建宽表示:下一步,会继续挖掘本地民俗文化,加快乡村旅游和农业深入融合,发展农旅观光产业,以旅游扶贫促进乡村发展新业态。在孟津卫坡,一座座传统建筑修旧如旧,一项项非遗展示唤醒记忆,一道道传统小吃勾起舌尖上的味蕾,置身其中,触摸老物件、回味旧时光,感受到的不仅是淳朴自然的乡土风貌,更是沁人心脾的灵魂故乡。近日,孟津魏家坡推出的《魏坡谣》情景剧系列聚焦乡情乡愁乡忆乡望,8个小故事小短剧在魏坡古民居乡愁博物馆8个三进院或五进院中每天演出多场,别有一番味道……这些年,洛阳深入挖掘河洛乡村文化资源,保护好固态、传承好活态、发展好业态,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有特色的乡愁博物馆、民俗馆、家风家训馆,打造一批有历史记忆、地域特点的特色文化旅游小镇,延续了乡村文化根脉,也让文明新风春风化雨、根植民心。提高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是根本沟域经济发展的落脚点,在于以人为本、惠及民生。“不出山也能赚到钱,这放在过去谁敢信呀!”栾川县陶湾镇西沟村贫困户冯建新做梦也没想到才三四年的时间,自己家从土坯房到三层小楼,从“过年都舍不得买新衣服”到现在一年六七万元的收入。陶湾镇是典型的沟谷地貌,伊源康养谷就位于南沟之内。过去,这里几乎没有什么致富产业,“外面的人进不来,里面的人出去了不想回来”,是远近闻名的穷山沟。近几年,栾川县积极转变发展思路,一方面发展果树、竹园、油葵等特色产业,另一方面将农业与文化、体育、养生等元素融合,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让穷山沟旧貌换新颜。如今,冯建新种了百余棵山茱萸树和一亩多黑药、天麻等中药材,还将自家小楼打造成家庭宾馆,每到旅游旺季,游人如织,家里人都忙不过来。“生活真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冯建新乐呵呵地说。广阔的沟域大多属于脱贫攻坚主战场。让山区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是各地培育沟域经济的初衷,也是评判发展成效的标尺。要把维护农民群众利益、促进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农民在沟域经济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托举起农民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以前是一个山沟一片穷,现在是一尺山沟一尺金。”说起同盟山沟域经济示范带这几年的变化,孟津县会盟镇小集村贫困户王小霞很激动。在她的记忆里,自己因山沟而贫,山沟也因贫穷而“落寞”。近几年,县里大力提倡发展沟域经济,孟津梨主题公园、天下秀肉牛养殖基地、银滩休闲农业园等农业产业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同盟山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王小霞原是小集村的贫困户,现在在洛阳天下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肉牛养殖基地打工。“我的主要工作就是给牛添加饲料,一天也就干四五个小时,工作不累还不耽误照顾家里,每个月能有元收入。除了工资,在肉牛养殖基地的带动下,通过分红等方式每年收入达到2万元,不但摆脱了贫困,日子也越过越红火。”王小霞难掩脸上的喜悦之情。据悉,天下秀肉牛养殖基地所在的同盟山沟域经济带,是孟津县年重点培育打造的沟域经济之一,位于会盟镇小集村、铁炉村、台荫村、李庄村等4个村庄,沟域长度4公里,包括天下秀肉牛养殖基地、洛阳银滩农业生态休闲观光园、孟苑山种植专业合作社万亩贡梨等。据了解,年共接待游客万人次,沟域内综合产值达3.5亿元,作为农村产业发展的新业态,沟域经济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主要抓手。“要突出富民增收。发展沟域经济,根本目的是带动农民参与,让农民收益。要始终把农民参与、农民受益作为发展沟域经济的出发点,通过完善参与机制、利益联结机制和就业创业支持机制,让沟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劳动变运动、农房变客房,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让群众更多分享发展红利。”孟津县委书记杨劭春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负“青山”,方得“金山”。沟流金、谷淌银、湾聚财、川招宝……沟域经济不仅让农业产业强起来、农民腰包鼓起来、农村家园美起来,更为山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振兴蹚出了一条特色发展新路。来源:《决策探索》杂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lezx.com/xlsms/10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