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男,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定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业务骨干。自从疫情爆发以来,他就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从核酸采样到核酸检测再到运送确诊病例标本,最后还有消杀工作,每项工作他都一丝不苟,保证做到万无一失。为定州,为石家庄,为藁城,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01
就在所有国人都沉浸于迎接庚子年新年来临之际的欢乐中时,一场百年不遇的疫情突如其来席卷全球。作为定州疾控的检验人,作为中共党员,无论哪种身份,他都深知自己责任重大。他也知道这将是自己作为儿子三十多年来,第一次不能回家陪父母过年,为了减少人员的流动防止疫情扩散,疾控人更应该以身作则,更何况单位的工作也离不开他。疫情初期核酸实验室都还不健全的时候,医院收集发热门诊的咽拭子标本,连夜送到保定市疾控中心进行检测,为了拿回转运箱不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在保定疾控一等就是四五个小时,往往回到单位就已经是凌晨时分。
02
随着标本量的进一步增大,应检尽检人群也越来越多,各家单位的核酸实验室也迅速成立,疾控也在5天内建成了自己的核酸实验室。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他又与同事一起赶到兄弟单位学习怎样进行核酸检测,并学习了相关的sop文件,又通过了省临检中心组织的全省核酸检测理论知识的线上考试,进而开启了疾控中心自己的核酸检测工作。
03
这一来二去时间就到了年的2月底,到这,他距离上次回家已经是一个多月以前的事情了。家里人虽然也有怨言,也有不满,但更多的是对他的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孩子也会想爸爸,不过他的爱人总会告诉孩子,你的爸爸是一名党员,他要身先士卒,他要以身作则,他要为很多人的爸爸妈妈做检查,让他们能早点回家陪自己的孩子。他的父母也已是七旬老人,身体不好日常需要人照顾,一个医院工作的爱人身上,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是他工作的坚强后盾,让他能一心扑在工作上,而无后顾之忧。
04
时间飞逝,在整个年,他不仅要完成检验科的日常工作,还要进行核酸检测工作,期间也做出过确诊病例,也排除过疑似病例,他深深明白核酸检测来不得半点疏忽,一但发生实验室污染或者漏诊都是致命的。
05
就在国人迎来了年的元旦之际,就在大家想着怎样迎接农历新年的时候,新冠肺炎再一次突如其来,这一次的“震中”不是别的地方,正是他的家乡——石家庄。疫情来的之突然,来的之凶猛都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
06
因为定州的地理位置距离本次疫情的高风险区域藁城和新乐非常近,而且交界的村镇人员流动频繁,因此定州的疫情防控工作压力巨大,核酸检测任务,标本采集任务,数量激增,经常半夜就有临时紧急任务,外出采样,回来再进实验室进行核酸检测都是家常便饭,而且经常一干就是一夜。其实在疫情爆发的第一天,他就心心念的想要去石家庄支援自己的家乡,但是他也明白,本单位的工作一时也离不开他。不过这个想法始终盘旋在他的脑海中。
07
终于在年1月29日,他听说单位要派人去藁城进行消杀工作,便主动报名请战,单位领导在综合考虑后,同意了他的请求。其实他心里明白,这一去,过年肯定又回不了家了,这是他作为儿子三十多年来第二次不能陪父母过年,但是家乡需要他,他心中有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为人民服务的烈火。兵贵神速,第二天他和几位同事就踏上了“征途”。他们被安排在了距离“震中”增村镇几公里外的九门乡中学,那里的生活条件比他们想象中的艰苦。由于路上卡点比较多,送餐车到达驻地的时间并不固定,晚上经常要等到20点之后才能吃上温热的饭菜,并且饭菜要尽快吃,超过5分钟可能就只能吃凉饭了。
08
他接到的任务就是和其他兄弟疾控监督单位对整个增村镇进行入户消杀工作,他需要每天背着20公斤的消毒喷雾器,穿梭在各家各户之间,上楼下楼,上坡下坡,每天工作量很大回到驻地腰酸背疼两腿发抖躺下就能睡着,不仅如此,由于用的消毒剂是高浓度的二氧化氯,在消杀工作中难免会吸入大量刺激性气体,回到驻地还会不停的咳嗽往后疼痛。不过为了自己的家乡付出这点辛苦,他认为是值得的,他知道只有他们的消杀工作做的完美无缺了,才能让那些在外的隔离人员安心回家,安稳过年。他也坚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09
虽然他不是一个好丈夫,不是一个好父亲,更不是一个好儿子,但是他是一名优秀的定州疾控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虽然他有愧于家庭,但是他无愧于人民。他知道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才能保证更多家庭的幸福。
10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lezx.com/xlsms/10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