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部编本将覆盖义务教育阶段所有

发布时间:2024/1/19 18:56:17 

16开的书页上,“天地人”“你我他”六个黑色楷体字分两行横在正中间,占据了纸张的1/3。其他部分,几乎留白。新学期的第一节语文识字课里,吉林大学附属小学一年级的“小豆丁们”捧着课本,跟着教师耿玉苗学习了这六个生字。课本竖在课桌上,足够遮挡住孩子们的大半张脸,斗大的字周围没有拼音,他们望着这些笔画构成的汉字没有陌生感,读了一遍又一遍。河南省郑州市纬一路小学学生耿曦曦一年级课本的一个变化,以前教材叫“品德与生活”,现在叫“道德与法治”。顾名思义,新教材讲求“德”,也重视“法”。教材主编、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高德胜说,要破题“知行合一”,德育的实效性是教材编写过程中的重要考量。年9月1日起,全国所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起始年级的“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三个科目将用教育部统编教材(又称“部编本”)。

统编教材体现国家意志属于国家事权

在三科教材由教育部统编以前,中国义务教育阶段各科教材实行了三十年的“一纲多本”政策。年秋季学期起,教育部统编教材正式走进课堂。三年过渡期后,到年,“部编本”将覆盖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年级,此前在这三个科目上使用的多种形态的教材将告别课堂,成为历史。

部分“部编本”封面

学校教育千头万绪,其核心内容是课程教材。教育思想和理念、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内容等,都集中体现在课程教材中。实施什么课程、使用什么教材,反映并决定了我们想要培养什么样的一代人和能够培养一代什么样的人,直接关系到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巩固与发展,关系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关系国家的繁荣昌盛、长治久安。

正因为如此,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意见》;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指导和统筹全国教材工作,贯彻党和国家关于教材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研究审议教材建设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研究解决教材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指导、组织、协调各地区各部门有关教材工作,审查国家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制定,审查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国家规划教材;根据需要成立专门委员会,负责国家规划教材的编写指导和审查;教育部设立教材局承担国家教材委员会办公室工作。这些举措从制度层面上明确了教材建设这一国家事权。

事实上,在教材审查和编订层面,也体现和反映了国家意志。此次教材审查首次实行思想政治审查、学科审查、专题审查和综合审查,全面把好三科教材政治关、理念关和科学关。其中,思想政治审查从中华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教育、民族宗教关系、选文选材价值导向等9个方面来保证教材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科审查重在教材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准确性和适宜性;专题审查主要针对科普选文、历史地图、考古文物图片等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进行审查;综合审查主要是看教材不同学段间的纵向衔接和不同学科间的横向协调情况。专家工作委员会先后集中召开了24次审查会商会议,共计多人次参加审查工作。最后,报国家教材委员会审查通过。

总体来看,新编三科教材更加突出了育人导向,符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既传承经典又富有时代气息,既遵循学科规律又贴近学生实际,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和实践性实现了有机结合。

在这样一个不同社会思潮与不同教育思想激荡、碰撞、融合的时代,课程教材要更好地体现国家意志,明确主流价值导向,发挥应有的正本清源作用和在人才培养各环节中的统领作用,帮助广大青少年学生从小打上中国底色,植入红色基因。如何在课程教材中强化与时俱进意识,拓宽国际视野,及时反映世界科技新进展,吸收人类文明新成果,创新学术话语体系,大力提升课程教材质量,更好地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是未来教材修订中面临的艰巨任务。

秋季开学,河北省新乐市新华书店的工作人员在仓库搬运整理新学期中小学教材(资料图片)

年启动三科教材统编工作,到年全部完成编写,历时五年。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曾多次开会,专题研究三科教材的建设情况。

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意见》,专门就教育部统编三科教材提出了明确要求。

年秋季学期起,全国所有地区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使用统编教材,年覆盖小学初中一、二年级,年所有年级全部使用统编教材。

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韩震:

为国家教材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教材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重要载体。加强教材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性工程,也是关系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性工程。实施什么课程、用什么教材,决定了下一代学什么、信什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巩固和发展,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

教材建设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建设什么样的教材,核心教材传授什么内容、倡导什么价值,体现国家意志,是国家事权。教材编写者要切实把中央关于教材建设的决策部署贯彻到履职尽责的各方面和各环节。要坚持育人为本,积极推动在教材中系统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青少年学生的血液中流淌,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要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法治意识、国家安全、民族团结以及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材内容、质量有了更高期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教材精编细选、精准求精、科学严谨上下功夫,做到体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贴近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广大一线教师和学生是教材最直接的使用者,他们对教材的认识和体会最深刻。作为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要牢固树立群众意识,积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师生的作风,深入基层、深入学校、深入一线、深入师生,认真听取意见建议,切实解决教材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不断增强教材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lezx.com/xlsms/122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