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戏曲进景区文旅融合共发展

发布时间:2021-11-3 16:59:39 
白癜风能治好 http://baidianfeng.39.net/qzzt/bdfnzhm/

文明高塘丨第期

有一种声音

穿透了岁月,划过了时光

忙时可田间地头,闲适时可才子佳人

聆听生命的回响,走进非遗的世界

西河戏也被称为“弹腔大戏”,是流行于赣北一带的传统戏曲剧种。发源于德安县高塘乡顾田村汤家畈,系清朝道光年间由德安县高塘乡著名艺人汤大乐与其兄汤大荣一起创建。西河戏的剧目多为历史袍带戏,大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内容崇尚忠、义、廉、孝,表演形式较为固定,生活化大于艺术化,颇具乡土气息。

#文化保护,西河大戏

年,德安县西河大戏,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入选江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年,为了重振西河戏,请来了流散在外地的汤家班后人到德安指导村民们演出西河戏,这个流传上百年的民间艺术在70多年后,终于重现德安。

#文化为媒,旅游为介

年,德安县西河大戏剧团成立,以公司形式运营。剧团现有演职人员18人,剧团成员年龄段跨越70、80、90,是我县唯一一家由农民创办、农民演出、农民运营的西河戏剧团。在汤氏第七代传人的指导下,先后创作编排了《破林州》《扈家寨》《旗盘山》等十余个剧目。

年,德安县引进投资50亿元的华夏阳光(德安)诗画田园微电影小镇项目落户德安县高塘乡,微电影小镇将西河大戏引进景区,在景区运营中心全天播放,有效地宣传推广了西河大戏。

#文旅融合,相促相进

“非遗”进景区,让非遗文化与旅游激情碰撞,成为景区旅游的新亮点,可以让游客在景区游玩的同时,认识非遗、了解非遗、走进非遗,近距离感受德安县地方传统文化的魅力,促进德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为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提供新引擎新动力。

兴乡记——高塘乡脱贫攻坚工作纪实描好三基色,绘出产业发展新画卷德安县首家乡镇级综合扶贫馆揭牌开馆

编辑:过超

审核:查光艳

高塘乡召开年经济工作会谱好春耕进行曲奏响振兴新乐章高塘乡开展党史知识竞赛活动

编辑:钟嵘嵘

审核:查光艳

兴乡记——高塘乡脱贫攻坚工作纪实描好三基色,绘出产业发展新画卷德安县首家乡镇级综合扶贫馆揭牌开馆

编辑:过超

审核:查光艳

高塘乡召开年经济工作会谱好春耕进行曲奏响振兴新乐章高塘乡开展党史知识竞赛活动

编辑:钟嵘嵘

审核:查光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lezx.com/xlstc/108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更多>>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更多>>

    最热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