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乐善堂记
湖北南漳高峰岭阎氏,源于山西太原郡,始于河南南阳府泌阳县柿子铺拐枣树,今属驻马店市泌阳县羊册镇。明嘉靖年间(约公元年),始祖阎澄(妻薛氏)以做砖瓦谋生,一路南下西进,落籍高峰岭小浴河以东阎家关山,耕读为本,驯养牲畜,造纸烧砖,逐步繁荣,后移居高峰岭阎家垭、阎家坡、阎家坑。二、三、四代派取庭、思、国。明崇祯七年(公元年)五世祖阎应宣(妻冯氏)问世(系高峰岭阴坡祖,阳坡祖正探寻中),其子阎文达留守高峰岭,阎文进迁至水田畈,阎文耀移居苗家沟。自此,阎姓枝繁叶茂,家族兴旺发达,延续近年,今南漳阎姓已达二千七百户,人口一万多。现高峰岭阎氏光字辈为第十五代,顺字辈为第十九代。
二十世纪初,阎列州、阎列儒、阎清普(字博儒)等力倡修祠。奔走呼号,说服族人,极度艰难之中,仍发动户捐款集物,于年在水田畈建成阎氏宗祠“乐善堂”。族碑由阎列儒起草,简介迁徙,统一派系,制定家训,昭告后人。年,阎清普等结合各地族人意见修订20派;与东巩、薛坪等地阎姓联宗并派,一时出现“德、子、光”三房同辈、睦于一门的佳话。
二十世纪中期,宗祠被毁,族碑险遭破坏。幸有阎显朗、阎光新、阎光茂、阎光先等深明大义、舍身护碑,才得以保存。年正月,阎显恕、阎光照等把掩藏地下20多年的族碑重新安放在乐善堂原址上。
本世纪初,阎光照、阎光生、阎光先等曾商议重修乐善堂,因时机未成熟而搁浅。后陆续有人倡议修祠续谱,终因势单力孤,无果而终。年秋,阎光成将族碑内容整理传至中华姓氏网,受到海内外特别是本族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lezx.com/xlstc/11366.html